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教学设计(精选5篇)

时间:2024-07-11 13:15:52
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教学设计(精选5篇)[此文共8736字]

教材分析:

本课选自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,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,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,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故事。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,多思考,不能盲目地跟从的道理。

学情分析:

四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,对于文言的停顿、断句无意识,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。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,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,学生模仿,以达到更好的效果。重点词句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,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。

教学建议:

教师可范读课文,让学生读准字音,读出韵律和节奏,指导学生结合注释,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。

教学目标

1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。

2、复述课文并学习王戎善于观察,勤于思考的品质。

3、结合句子理解代词“之”在文言文中的用法。

重点:理解重点句子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”的意思。并能有感情地读课文、背诵背诵。

难点: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文章表达的含意。

一、图片导入新课

1、出示图片,引导出年幼聪颖的天才少年--王戎

2、过渡:(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,并书空)了解停顿线,释题。这个故事就是我们现在“道旁苦李”成语的由来。比喻没用的人或事物。

二、读通课文,理解内容

1、引导读通

师:我来检查一下,谁能读第一句话。

生1: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

师:不错,请坐。生齐读。

师:你看多好啊,就这样勇敢的读。老师读读,注意听节奏。王戎/七岁,尝/与诸小儿/游。(师拖音诵读)看再来一长句子。

生2: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。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(沉稳,有节奏)

师:适时评价,来一起像他一样读,生齐诵读(速度节奏不错)

师:这就是诵读,有味的读古文。下一句谁能勇敢地诵读?

生3:人问之,答曰:“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

师:非常好,一起读。(生齐读此句。)

师:王戎的判断正确吗?文中说——

生:取之信然。

师:本文别人是怎么读的,我们一起边听、边想象画面。

播放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朗读音频。

师:听了别人的朗读,自己再朗读课文,边读边想象故事画面。

2、理解读懂

师:课文读通了好理解写的内容,老师总结了四种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:1、多读2、看注释,3、联系上下文或猜测的方式;4、说故事。(下面请默读课文。)

师:我们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理解对不对。看第一句。出示尝与诸小儿游,尝是什么意思?

生1:曾经

师:你怎么知道的?

生1:看注释。

师:嗯,你根据看注释理解尝是曾经,正确。看注释理解古文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。那诸小儿,诸又做何解?

生2:许多。

师:你怎么知道的?

生:根据句子猜的。

师:哦,其实依据课文内容猜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。这里“诸”可以理解为与许多小朋友玩。我们常说诸位同学,诸位来宾。“诸”

可以理解为大家、众多。我们继续看多子折枝——

生3:压弯

师:图中李子果饱满繁多,把树枝——(生:压弯了。)

师:李子果繁多,压弯了树枝,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个词叫果实----(生:果实累累。)

师:这里还有一个诸儿竞走,竞走是——(生:争着跑过去)

师:对,课文中竞走是争着跑过去。古人说走就是指现在的跑。那把其他儿童抢摘李子时的表现用一个成语说,叫——(生:争先恐后。)

师:很好!此刻,王戎如何?(生:只有王戎不去摘。)

师:用文字语言就是——(生:唯戎不动。)

师:结果怎样?出示取之信然。

生:取之信然。

师:信然什么意思?

生:果然如此。

3、理清故事

师:这么多李子,同伴们纷纷摘果,唯戎不动。猜猜,王戎没有急着去摘当时可能在干嘛?(生:思考)

师:是啊,他在思考这么多李子,在路边怎么没有被摘的痕迹。来,再读课文。(出示全文)思考第一个问题这里红色的几个字(之),完全一样,他们在文中意思一样吗?

第二个问题全文先讲什么,再讲什么,最后讲什么?学生默读课文。

师:我们先交流一下,诸儿竞走取之和取之信然,两句中“取之”分别是什么意思?

师:之,在这里是指什么?就是说他们取什么?

生:李子

师:对,赶紧在课本记下来,这两个词中“之”表示李子。(生记录)

师:文中还有一句人问之,这里的之也是指李子果吗?

生:不是。

师:那是指什么?

生1:指王戎。

师:完全正确,根据课文内容就能很容易的理解文中的“之”在不同地方表示不同的意思。这样联系上下文猜测的学习方法不仅理解了课文,还了解了新知识,这个“之”叫代词。

师:接下来我们交流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?

生1:众小儿游,发现李子

师:经过呢?

生:其他孩子争抢去摘,王戎不摘,因为知道李子是苦的。

师:结果呢?

生3:其他人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。

师:很明显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?

生:事情发展的顺序。

三、复述故事,品析人物。

1、复述故事

师:了解了起因经过结果,我们四人一小组,用现代语言按顺序讲一讲故事。生小组内相互讲故事。

师:小组内讲完了,谁能用自己最简单的语言,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?

生1:王戎七岁的时候,曾经与他的伙伴去游玩。走在路上看见路边有李子树,树上的果子非常多,快把树枝都压弯了。其他孩子都争抢着摘李子,只有王戎站着不动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,王戎答到李子这么多,树在在路边栽着,却没有人摘,一定是苦的。同伴摘来一尝,李子果然是苦的。(流畅)

2、品析品质

师:李树多子折枝,所以众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(引导学生再次梳理板书)这么多孩子中只有王戎一个不去摘,请思考为什么他不摘李子?

生:他在思考,这么多李子没人摘,肯定是苦的。

师:哦,就是说王戎看到路边李树结了这么多果没人摘,依此分析没人摘的原因是什么?

生:李子苦。

师:他断定李苦的依据是什么?

生1:李树栽在路边,而且果子这么多却没人摘,他想此必苦李。

师:他没有着急去摘,而是观察环境,进行思考。再设想:一般路上会有很多——行人。

< ……此处隐藏4521个字……、总结,布置作业

1.背诵并默写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。

2.运用学过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,阅读有注释版本的《世说新语》,将其中有关人物机智言论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。

板书设计:

25  王戎不取道旁李

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教学设计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教学设计王戎            多子折枝           诸小儿      

 不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竞走

善于观察,勤于思考

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教学设计4

一、教学目标

1.认识本课“戎、诸、竞”3个生字,会写“戎、诸、竞、唯”4个字,理解文言词汇的意思。
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。了解故事情节,

3.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,不盲从的优秀品质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

教学重点:流利朗读这篇文言文,能够理解文中大意。

教学难点:学习王戎善于观察、善于思考、善于分析的品质。

三、教学方法

朗读法、问答法、谈话法,多媒体教学法。

四、教学过程

(一)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
通过谈话导入:(展示多媒体)同学们你们看,这有颗硕果累累的李树,你们想不想摘几个吃啊?但有一个小朋友并没有去吃,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?(板书:王戎不取道旁李)

(二)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
1.学生自由朗读课文,根据书上注音及工具书,认读本课生字词。

2.播放范读音频,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,学会文言文的朗读方式,停顿特点。

3.品读课文,对照注释阅读课文,疏通文意。简单了解文中思路。

(三)深入研读,重点感悟

1.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事。(板书:王戎)

明确:王戎七岁的时候,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。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,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,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,只有王戎没有动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,王戎回答说:“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,这一定是苦李子。”摘来一尝,的确如此。(板书:道旁李树、唯戎不动、此必苦李)

2.王戎为什么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?

明确:因为在路边,如果是甜的,早就被别人摘光了。

3.小组讨论,从中可以体现出王戎怎样的品质?

明确:他善于观察,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;善于思考和分析,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思考路边的李子无人摘的原因,进行分析、推断,得出正确的结论。他是一个聪明、机智、善于动脑的孩子。

4.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?同学们应该怎么做?

明确:文章最后讲“取之信然”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,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品质,他观察仔细,善于动脑筋,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。(板书:善于观察、思考、分析)

(四)拓展延伸

本篇课文出自《世说新语》,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,它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书中有许多小故事,历经千年,依然鲜活生动。“孔融让梨”“王戎识李”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。

(五)小结作业

搜索《世说新语》的其他小故事,并在下节课前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
五、板书设计

六、教学反思

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对本文文言文的内容进行理解,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读懂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大意,教会学生向王戎学习,学会细心去观察,我从课文的整体大意来划分,让学生在理解其意思后,反复的进行朗读,从而使学生对于文言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。

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教学设计5

教学目标:

1.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能做到熟读成诵。

2.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,结合注释,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。

3.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,走近中华传统文化,增强民族自信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

1.正式上课前,张老师先和大家来一个热身小活动,我说上句,你们答下句。

2.人心齐,泰山移。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酒肉亲。这两句话和现代我们说的话一样吗?有何区别?语言简练。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。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。板书: 文言文

3.今天,我们也将要学习一则文言文小故事,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课题。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。

教写生字“戎”字   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---“戈”指的是长柄兵器,“十”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,合起来表示争斗、战争的意思。

4.指名读题。你关注到了什么信息?事儿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?

5.让我们带着对题目的理解,一起来读读课题,齐读课题。

二.读书。

1.为何王戎不取道旁李?先听老师读课文。

2.这则文言文一共几句话啊?(四句)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好它吗?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章3遍,注意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尝试停顿。

3.你们将字音读准了吗?检查字词句,开火车读。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(讲诸的意思,竞正音,竞是什么意思?争着)

4.把这些句子送进文章里,你还会读吗?试着读全文。谁来挑战?

三、释书。

1.这篇文言文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话,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?请各位同学结合书中的注释,四人小组,一人一句说说文言文的意思,可以互相补充。

2.谁做勇敢的第一人上台来和大家说一说你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,其他同学认真听,过会他说完,你可以进行评价或补充。一句一句地说。

3.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,你们现在能读好他们了吗?指名读,齐读。

4.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全文的意思。指名说

5.这则文言文其实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,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?下面请同学们,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,可以加上恰当的内容,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。

6.你讲的真好!就请你将课文再次读给大家听一听,注意读准节奏,读书故事的韵味。

7.这短短的49 个字,你会背了吗?自己背,指名背,齐背

四、寻书

1.同学们,为什么王戎说“树在道旁而多子,此必苦李”呢?

2.从中你可以看出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?聪明,善于思考。

3.王戎除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,还是一位怎样的人呢?让我们再来看一篇有关于王戎的文言文。

出示《王戎观虎》

4.请同学自己读一读,根据老师所给的注释,能不能看出王戎还是一个怎样的人?

5.看你们读的这么投入,老师也想来读一读。师读,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(勇敢)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?

6.同学们,文言文难吗?看,你们读了一遍就能读懂了!可真厉害!让我们为自己鼓一次掌!

7.这两篇关于王戎的文言文出示出自《世说新语》,全书有一千多则文言文,里全是这类有趣的小故事。推荐大家进行课外阅读。

《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教学设计(精选5篇)[此文共8736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